UNIX 系统操作入门(三)

    技术2022-05-11  63

    ..传送 E-mail 至 外地 ==================== 执行格式: mail username@receiver-address Example %mail paul@gate.sinica.edu.tw Subject : mail test : : 键入信文内容 : : 按下 "Control D" 键或 " . " 键结束信文。 连按两次 "Control C" 键,则中断工作,不送此信件。 Cc: ( Carbon copy : 复制一份信文,给其他的收信人 ) ..检查所传送之 E-mail 是否送出,或滞留於本所之邮件伺服站中 ========================================================= 执行格式:/usr/lib/sendmail -bp ( 若萤幕显示为 "Mail queue is empty" 之讯息,表示 mail 已送出。 若为其它错误讯息,表示 E-mail 因故尚未送出。) ..读取信件 ========= 执行格式: mail 常用指令如下: cd [directory] chdir to directory or home if none given d [message list] delete messages h print out active message headers m [user list] mail to specific users n goto and type next message p [message list] print messages q quit, saving unresolved messages in mbox r [message list] reply to sender (only) of messages R [message list] reply to sender and all recipients of messages s [message list] file append messages to file t [message list] type messages (same as print) u [message list] undelete messages v [message list] edit messages with display editor w [message list] file append messages to file, without from line x quit, do not change system mailbox z [-] display next [previous] page of headers ! shell escape 文件编辑器 vi 之使用方法简介 ============================ vi、celvis(cvi) 是在工作站上被广大使用的中英文编辑软体。对初学者而言, 常因其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不得其门而入;对已经在使用 vi 的使用者来说,也 常见因对 vi 的不熟悉或不够了解,而无法发挥出 vi 强大的编辑能力,以下将 介绍 vi 之使用方法简介。 ..本文内容大纲 ============= 进入 vi 离开 vi 输入模式 如何进入输入模式 如何离开输入模式 指令模式 游标的移动 视窗的移动 删除、复制及修改指令介绍(delete、change、yank) 删除与修改(delete、replace) 搬移与复制(delete/put、yank/put) 指令重覆 取消前一动作(undo) 字串搜寻 资料的连接与分行 环境的设定 ex 指令 其它方面 中文编辑 恢复编辑时被中断的文件 编辑多个文件 vi 是 visual editor 的缩写,是 UNIX 所提供的编辑器之一。它提供使用者一个 视窗的编辑环境,在此视窗下,使用者可编辑所要的文件。 ..进入vi ======= 直接执行 vi编辑程式即可: %vi test 此刻萤幕上会出现 vi 的编辑视窗,同时 vi 会将文件复制一份至记忆体中 的缓冲区 (buffer) 。 vi会保留在磁盘中的文件不变,而先对缓冲区的档 案作编辑,编辑完成后,使用者可决定是否要取代原来旧有的文件。 ..离开vi ======= 若在输入模式下,则先利用《ESC》进入指令模式,而后即可选用下列指令 离开vi。 :q! 离开vi,并放弃刚在缓冲区内编辑的内容。 :wq 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并离开vi。 :ZZ 同wq。 :x 同wq。 :w 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但并不离开vi。 :q 离开vi,若文件被修改过,则会被要求确认是否放弃修改的内容。 此指令可与:w 配合使用。 ..vi 的操作模式 ============== vi 提供两种操作模式: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指令模式(command mode) 。当使用者进入 vi 后,即处在指令模式下,此刻键入之任何字元皆被视为 指令。在此模式下可进行删除、修改等动作。若要输入资料,则需进入输入 模式。 ..输入模式 ========= 如何进入输入模式 a (append) 由游标之后加入资料。 A 由该行之末加入资料。 i (insert) 由游标之前加入资料。 I 由该行之首加入资料。 o (open) 新增一行於该行之下供输入资料之用。 O 新增一行於该行之上供输入资料之用。 如何离开输入模式 《ESC》 结束输入模式。 ..指令模式 ========= 游标之移动 h 向左移一个字元。 j 向上移一个字元。 k 向下移一个字元。 l 向右移一个字元。 0 移至该行之首 $ 移至该行之末。 ^ 移至该行的第一个字元处。 H 移至视窗的第一列。 M 移至视窗的中间那列。 L 移至视窗的最后一列。 G 移至该文件的最后一列。 + 移至下一列的第一个字元处。 - 移至上一列的第一个字元处。 ( 移至该句之首。 (注一) ) 移至该句之末。 { 移至该段落之首。 (注二) } 移至该段落之末。 nG 移至该文件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标所在位置之后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标所在位置之前的第 n 列。 会显示该行之行号、文件名称、文件中最末行之行号、游标 所在行号占总行号之百分比。 注一:句子(sentence)在vi中是指以『!』、『.』或『?』结束的一串字。 注二:段落(paragraph)在vi中是指以空白行隔开的文字。 ..视窗的移动 =========== 视窗往下卷一页。 视窗往上卷一页。 视窗往下卷半页。 视窗往上卷半页。 视窗往下卷一行。 视窗往上卷一行。..删除、复制及修改指令介绍 (此单元较少使用)=========================d(delete)、c(change)和y(yank)这一类的指令在 vi 中的指令格式为:Operator + Scope = command(运算子) (范围)运算子:d 删除指令。删除资料,但会将删除资料复制到记忆体缓冲区。y 将资料(字组、行列、句子或段落)复制到缓冲区。p 放置(put)指令,与 d 和 y 配和使用。可将最后delete或yank的资料放置於游标所在位置之行列下。c 修改(change)指令,类似delete与insert的组和。删除一个字组、句子等之资料,并插入新键资料。范围:e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字串的最后一个字元。w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下一个字串的第一个字元。b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前一个字串的第一个字元。$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行的最后一个字元。0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行的第一个字元。)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下一个句子的第一个字元。(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句子的第一个字元。{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段落的最后一个字元。}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段落的第一个字元。整行动作dd 删除整行。D 以行为单位,删除游标后之所有字元。cc 修改整行的内容。yy yank整行,使游标所在该行复制到记忆体缓冲区。..删除与修改===========x 删除游标所在该字元。X 删除游标所在之前一字元。dd 删除游标所在该行。r 用接於此指令之后的字元取代(replace)游标所在字元。如: ra 将游标所在字元以 a 取代之。R 进入取代状态,直到《ESC》为止。s 删除游标所在之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直到《ESC》。S 删除游标所在之该行资料,并进入输入模式直到《ESC》。..搬移与复制==========利用 delete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资料搬移之目的。利用 yank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资料复制之目的。yank 和 delete 可将指定的资料复制到记忆体缓冲区,而藉由 put 指令可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复制到萤幕上。例:搬移一行 .在该行执行 dd.游标移至目的地.执行 p复制一行 .在该行执行 yy.游标移至目的地.执行 p..指令重复=========在指令模式中,可在指令前面加入一数字 n,则此指令动作会重复执行 n次。例:删除10行 .10dd复制10行 .10yy.游标移至目的地.p指标往下移10行 .10j..取消前一动作(Undo)===================即复原执行上一指令前的内容。u 恢复最后一个指令之前的结果。U 恢复游标该行之所有改变。..搜寻=====在vi中可搜寻某一字串,使游标移至该处。/字串 往游标之后寻找该字串。?字串 往游标之前寻找该字串。n 往下继续寻找下一个相同的字串。N 往上继续寻找下一个相同的字串。..资料的连接===========J 句子的连接。将游标所在之下一行连接至游标该行的后面。若某行资料太长亦可将其分成两行,只要将游标移至分开点,进入输入模式(可利用 a、i等指令)再按《Enter》即可。..环境的设定===========:set nu 设定资料的行号。:set nonu 取消行号设定。:set ai 自动内缩。:set noai 取消自动内缩。自动内缩(automatic indentation)在编辑文件或程式时,有时会遇到需要内缩的状况,『:set ai』即提供自动内缩的功能,用下例解释之:.vi test.(进入编辑视窗后)this is the test for auto indent《Tab》start indent ← :set ai (设自动内缩)《Tab》data《Tab》data《Tab》data ← :set noai (取消自动内缩)the end of auto indent..注: 可删除《Tab》字元。..ex指令=======读写资料:w 将缓冲区的资料写入磁盘中。:10,20w test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写入test文件。:10,20w>>test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加在test文件之后。:r test 将test文件的资料读入编辑缓冲区的最后。删除、复制及搬移:10,20d 删除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10d 删除第10行的资料。:%d 删除整个编辑缓冲区。:10,20co30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复制至第30行之后。:10,20mo30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搬移至第30行之后。字串搜寻与取代s(substitute)指令可搜寻某行列范围。g(global)指令则可搜寻整个编辑缓冲区的资料。s指令以第一个满足该条件的字串为其取代的对象,若该行有数个满足该条件的字串,也仅能取代第一个,若想取代所有的字串则需加上g参数。:1,$s/old/new/g 将文件中所有的『old』改成『new』。:10,20s/^/ / 将第10行至第20行资料的最前面插入5个空白。:%s/old/new/g 将编辑缓冲区中所有的『old』改成『new』。..恢复编辑时被中断的文件=======================在编辑过程中,若系统当掉或连线中断,而缓冲区的资料并还未被写回磁盘时,当再度回到系统,执行下列指令即可回复中断前的文件内容。%vi -r filename..编辑多个文件=============vi亦提供同时编辑多个文件的功能,方法如下:%vi file1 file2 ..当第一个文件编修完成后,可利用『:w』将该缓冲区存档,而后再利用 『:n』载入下一个文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