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完
SAP
年度的市场启动大会
(Field Kick-off Meeting, FKOM 2007)
,耳边还在回响那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所有的演讲都传递着一个信息,
2007
年
SAP
会努力的推广
NetWeaver
平台和
mySAP ERP 2005
应用,理所当然的演讲的内容都试图回答“为什么要用企业级
SOA
?”,整个大会的主题也是“
Believe it, Achieve it
”,所以也想对此谈一些想法。
每个企业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决策的基本逻辑都是建立在成本
/
收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ze
)之上。要让企业选择采用企业级
SOA
,也只有从成本
/
收益分析上去游说,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说明企业级
SOA
能够如何帮企业“省钱”或者帮助企业“赚钱”。
先说“省钱”
现在企业信息管理最花钱的工作是什么?大部分的信息主管都会想到信息系统集成(
Enterprise Integration
)。这一点在企业收购合并(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的时候尤为突出,而
M&A
似乎越来越成为趋势。在
2005
年的一份市场研究中,将近
200
个信息主管,
76%
确认其公司已经或者将要进行
M&A
。而在已经完成
M&A
的公司中,
70%
认为结果不尽人意,因为始料未及的复杂性,异构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延缓了业务的合并。为此用一个标准化的架构下整合你的信息系统,这是采用企业级
SOA
的最好理由。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如果已经完成了
M&A
,在做信息系统集成决策时,选择企业级
SOA
,不失为明智之举;另一方面,如果准备做
M&A
,把现有的信息系统迁移到企业级
SOA
,是对未来的保值投资。无论是把整个应用系统升级到支持企业级
SOA
的版本,例如:
mySAP ERP 2005
,或者用支持企业级
SOA
的信息平台,例如:
SAP NetWeaver
,为现存应用系统提供
SOA
接口,都能在保留现存投资的基础上“进化”到新架构。
尽管,现在大约有
3/4
企业级
SOA
项目是做信息系统集成的,但是从长远的趋势看,企业级
SOA
提供的软件重用(
Re-use
),更加能够为你省。“重复发明轮子”的事情,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并不罕见,例如:同一个信用查询功能,因为要被使用不同应用系统的不同部门使用,针对不同的系统要分别实现功能相同,技术平台不同的接口。为此,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等工作量都可能随着不同技术平台成成倍增加。而用标准的企业级
SOA
接口是个一劳永逸的替代方案。那么,现在为什么重用并不普遍?试想要定义一个能够广泛重用的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求高质量的代码,而且需要稳定的接口,合适的应用功能颗粒度。这些需要对业务流程同时兼备宏观和微观的把握:宏观的把握保服务被消费的大环境,保证接口稳定;微观的理解业务流程,决定应用功能颗粒度,太小的功能划分损害性能(
Performance
),而过大的划分牺牲灵活性(
Agility
)。为此
SAP
的企业服务知识库(
Enterprise Service Repository
)中定义的服务,能够作个范例样本。
再说“赚钱”
去年九月和
ZDNet
总编
Dan Farber
的一次
关于创新的对话
中,我们的执行董事夏加曦(
Shai Agassi
)这样说:
……SOA
不是时髦的
XML
技术,是为了实现灵活的业务模型,有了灵活的业务模型,当看到新的机会,就能迅速变成新业务,并让你的信息系统支持它,这样技术优势就迅速转化为战略优势;当
SOA
的潮流形成后,将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离开它生存
……
。企业级
SOA
的“赚钱”效应在于柔性的应用系统(
Flexible Applications
)提供快速反应的业务创新品台,迅速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优势,让“快鱼”吃“慢鱼”。
除此之外,企业级
SOA
的“赚钱”效应还在于通过低成本的标准集成接口,进入更加广泛的市场。例如:一个大型快递公司,把快递下单的
SOA
接口公开让大量的小型应用系统供应商能够集成在线快递下单,无形中快递公司通过小型应用系统渗透到小型企业用户中去。按流行的说法,就是通过市场的“长尾(
Long Tail
)”效应赚钱。
有了这些“省钱”和“赚钱”的理由,是不是能够下决心把你的信息平台和应用向利用企业级
SOA
进化了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ibbs.8miu.com/read-1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