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J2EE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是通过JNDI获得,也就是说是从容器中获得,那么你的J2EE应用系统基本与数据库无关,如果你在你的J2EE应用系统耦合了数据库JDBC驱动的配置,那么你的J2EE应用系统就有数据库概念色彩,作为一个成熟需要推广的J2EE应用系统,不推荐和具体数据库耦合,当然这其中如何保证J2EE应用系统运行性能又是体现你的设计水平了。 衡量J2EE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解耦性;你的应用系统各个功能是否能够彻底脱离?是否不相互依赖,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可维护性、可拓展性的软件设计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诞生各种框架概念,J2EE框架标准将一个系统划分为WEB和EJB主要部分,当然我们有时不是以这个具体技术区分,而是从设计上抽象为表现层、服务层和持久层,这三个层次从一个高度将J2EE分离开来,实现解耦目的。 因此,我们实际编程中,也要将自己的功能向这三个层次上靠,做到大方向清楚,泾渭分明,但是没有技术上约束限制要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们还是必须借助J2EE具体技术来实现,这时,你可以使用EJB规范实现服务层和持久层,Web技术实现表现层; EJB为什么能将服务层从Jsp
/
Servlet手中分离出来,因为它对JavaBeans编码有强制的约束,现在有一种对JavaBeans弱约束,使用Ioc模式实现的(当然EJB
3
.0也采取这种方式),在Ioc模式诞生前,一般都是通过工厂模式来对JavaBeans约束,形成一个服务层,这也是是Jive这样开源论坛设计原理之一。 由此,将服务层从表现层中分离出来目前有两种可选架构选择:管理普通JavaBeans(POJO)框架(如Spring、JdonFramework)以及管理EJB的EJB框架,因为EJB不只是框架,还是标准,而标准可以扩展发展,所以,这两种区别将来是可能模糊,被纳入同一个标准了。 但是,个人认为:标准制定是为某个目的服务的,总要牺牲一些换取另外一些,所以,这两种架构会长时间并存。 这两种架构分歧也曾经诞生一个新名词:完全POJO的系统也称为轻量级系统(lightweight),其实这个名词本身就没有一个严格定义,更多是一个吸引人的招牌,轻量是指容易学习容易使用吗?按照这个定义,其实轻量Spring等系统并不容易学习;而且EJB
3.0
(依然叫EJB)以后的系统是否可称为轻量级了呢? 前面谈了服务层框架,使用服务层框架可以将JavaBeans从Jsp
/
Servlet中分离出来,而使用表现层框架则可以将Jsp中剩余的JavaBeans完全分离,这部分JavaBeans主要负责显示相关,一般是通过标签库(taglib)实现,不同框架有不同自己的标签库,Struts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层框架。 这样,表现层和服务层的分离是通过两种框架达到目的,剩余的就是持久层框架了,通过持久层的框架将数据库存储从服务层中分离出来是其目的,持久层框架有两种方向:直接自己编写JDBC等SQL语句(如iBatis);使用O
/
R Mapping技术实现的Hibernate和JDO技术;当然还有EJB中的实体Bean技术。 持久层框架目前呈现百花齐放,各有优缺点的现状,所以正如表现层框架一样,目前没有一个框架被指定为标准框架,当然,表现层框架现在又出来了一个JSF,它代表的页面组件概念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复杂的实现让人有些忘而却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ibbs.8miu.com/read-1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