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软件情未了

    技术2022-05-11  241

    《程序员》专访王志东:软件情未了 记者/闫辉 王志东,作为早期中国软件业的领军人物,在历经了多年网络大潮的沉浮之后,最近成立了“点击科技”软件公司,再次回到了软件业中。得知这个消息后,《程序员》在最短时间内联系到了王志东。新公司办公地点在距离杂志社不到一公里的亚运村汇欣大厦,在这栋新大厦中,他从一个软件人的角度畅谈了对软件产业和程序员发展的看法。我们深深体会到,远离了网络浮躁的王志东,依然对软件产业痴情不改。 《程序员》: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曾经最早开发完成了Windows的中文平台产品,而后又领导新浪网为中国网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回到了老本行,成立了一个软件公司,您如何看待自己的发展过程和成立新公司的初衷呢? 王志东:其实在我看来,我一直在做软件。即使在建设新浪网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比如新闻平台的建设、系统安全、网络服务、Email服务等都离不开软件。当时,我进入互联网领域的用意其实也是想探索一种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就是软件产业如何和互联网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因为纯粹的软件开发方式对新兴应用软件公司的发展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做一个产品,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微软等大型软件公司的影响,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新的发展途径,很容易同这些公司产生正面冲突,而这种竞争对国内软件企业来说是很难占据上风的。 因此在1996到1997年,我就一直在构思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软件突围的方法。当时互联网对大家来说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各人都有机会。因此那时我就开始向互联网方向发展,并以四通利方为基础创办新浪网。但由于资本、市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浪网在门户和内容方面走得太快太大,并偏离了原来的结构和发展方向。从现在来看,新浪网开始转向跨媒体,很难再回到以前的方向上了。因此这次重新创业反而给我提供了一次新的机会,可以让我把以前的这些想法再重新组织利用起来。 此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认为互联网现在的力量还是很单薄的。我们仔细看一下过去几年中出现的新技术,比如即时通讯、P2P等,都是非常好的概念和技术,但真正得到有效应用的并不多,更多的是被互联网泡沫所掩盖了。互联网为什么没有在企业中应用起来?比如即时通讯软件,很多公司都封闭了相关的通讯端口,原因就是考虑安全和降低工作效率,那这种技术就很可悲,也很可惜。因为我认为即时通讯是很好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目前互联网在两个方面的功能比较成功:一个是个人娱乐,比如聊天,游戏等;第二个就是网络媒体的作用。除了这两个方面,其他领域成功的例子很少,甚至以前的电子商务更多的是趋向于一种概念,真正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即便有成功的,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更多的是一种软件的成功,而不是互联网的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很有必要研究如何突破互联网应用的局限,带来更多应用方向,尤其是如何与企业信息化更好的结合。我认为,在软件行业,如何把先进的技术整合成具体的应用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整合互联网的技术呢,那就只有靠软件,同时这样的整合也可以把互联网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这次创建的公司也基本上瞄准这些方面,希望在软件和互联网全面结合到应用层次上做一些工作。 《程序员》:听您的阐述,好像同BEA公司的中间件技术的思路比较相似,是要推出类似这样的产品吗? 王志东:我们的新公司不会局限于某一种技术,而是希望能够将各方面的经验和概念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一种整合,然后推向用户。所以在我们的产品中有可能会看到和BEA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可能借鉴微软的.NET战略。但从整体上讲,我们是要推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整合体,而不会刻意地去模仿某种技术。 其实,我们最近做的事情更象研究性的工作。一方面是在反思互联网大潮中的出现的各种概念,同时也把各种问题从技术和市场层面结合整理出来,研究互联网和软件结合的各种商业模式以及各自的利弊,因为每一种模式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我们推出产品的根本思想就是实用,要求能够解决问题,因为用户只关心所实现的功能,而不会去关心你采用何种技术。从这个层次上讲,新公司会是一个市场导向的软件公司。 《程序员》:我们知道很多软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包括您以前做中文之星的时候也是凭借技术实力而立足的,那您如何看待新公司这种运营模式的前途呢? 王志东:对于软件产品,核心技术有很多种。我们在做中文平台的时候,最主要的核心技术在于中文平台的整合能力,再加上面向市场的功能性规划能力,而不在于输入法等某个模块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新浪网,很多人也曾表示疑问:新浪网的内容不是自己的,它如何生存下去!现实是它生存得很好。原因就是新浪提供的也是一种整合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各个合作伙伴的内容整合进来,变成一个面向用户的整体解决方案。所以我这次做“点击科技”的时候,也继承了这种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重点会放在各种技术的整合、技术本身潜力的挖掘上面。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我们会采用收购、加盟、购买License或者开发接口的合作方式来进行。 我的体会是,软件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没有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什么一定可以成功的通用方式。在软件行业中,不仅仅在技术上要有创新,公司运营模式、市场推广方面都要有做软件的创新精神。我一直很感慨台湾趋势科技,他们做为一个家族企业,在防病毒领域战胜了微软和IBM,把一个防病毒软件公司做到市值最高曾达200多亿美元的企业,现在股市下跌之后也有30亿美元。所以我觉得做软件公司关键是要用心,从技术层面到管理、市场等方面都要保持一种创新的精神。 《程序员》:几年前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内缺乏软件开发的良好环境,而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比创造一个好的产品更难”,您认为现在中国软件开发环境改善了吗? 王志东:一般来说,程序员习惯于逻辑性,0就是0、1就是1。他们感觉在技术空间比较自如。但是一旦涉及到管理,很多程序员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管理是人和人打交道,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更复杂。我见过很多很出色的程序员,让他当管理者本人却不愿意。他们认为做管理者就意味着要花很多时间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最早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态,但后来我认识到,在国内这个环境下,创造一个环境比创造一个产品更重要,因为创造好的环境可以吸引一个好的团队一起来做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环境,只能靠单兵作战。 从程序员心态上看,这些人不仅仅图物质上的收益,他们更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自己的产品被很多人使用,我最自豪的就是中文平台和新浪网有几千万的用户。怎样保证优秀程序员做出来的成果让更多的用户去体验呢?这就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市场、销售包括资本运营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建立更完善的体制,是更有意义的。我从四通利方到新浪网,也一直在贯彻这种思路。 现在软件产业的大环境,同几年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是人才的积累。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人自己创过业,有些在外企工作过甚至是从国外回来的,这些人对管理方面有很深的体验,也是软件行业中的中坚力量。20多岁的学生在学校经历过非常正规的训练,而且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我们那时候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条件。我刚毕业的时候,要卖纯软件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举动,甚至到四通利方中文平台的最早两个软件版本,都是带加密卡的。虽然现在盗版仍然很严重,但市场的正版环境要好多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搞技术和产品的程序员同样也可以得到自己的回报。从创业环境上看,风险投资、户口、出国等等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称之为问题了,实际上国内软件创业的机制过程已经和硅谷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 《程序员》: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注重软件企业的管理,您也曾带领过很多的软件开发团队,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王志东:我认为软件公司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因为要和人打交道。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管理模型、管理规范能不能和这些人吻合起来,如何去和程序员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安排自己的职业发展过程,这需要有一个激励机制。对我来说,我的优势就是自己做过程序员,所以我知道程序员的想法,做换位思维很容易,在沟通上不存在障碍。另外我也可以把握敏感的技术趋势。做软件企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教条化,我们看微软的项目管理,不同项目内部的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要提供一个弹性的管理方法,不要用条条框框来限制程序员。 在软件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我觉得没有必要贪大、图快,人数要和项目要相适应。做为管理者不要让公司某一个环节成为瓶颈,要消除出现的瓶颈,同时也要避免人员安排臃肿,造成某个部门工作不饱满。 《程序员》:我们很多读者肯定希望了解您的公司需要什么样的程序员,也就是您认为中国的程序员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自己?如何看待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 王志东:有些程序员存在一些缺点,是需要改变的。首先是可管理性,也就是合作性相对较差,不能在一个团队中跟周围的人,包括领导、市场人员沟通和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换位思维从别人那里学习,这是需要改正的。 程序员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因为现在技术更新很快,必须不断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能够突破自己。很多程序员干了一件事情,就放不下了,认为自己只能做这件事情,扔掉很可惜,甚至有很多人带着源代码从一个公司跳到另一个公司,我认为对带着源代码进来的员工都要打上一个大问号。程序员要相信自己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给自己加上一些框框,要抱有一种Open的思维。 程序员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一个很好很实用的产品。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仅核心技术出色就能够完成的,很多时候有可能因为某些小细节使得你的产品没有人敢用。所以程序员要有产品整体概念,除了质量意识,还有很多没有任何技术难度,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东西也要认真做的,比如文档,小Bug的及时处理,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一个产品如果技术难关都攻克了,最终却因为小问题导致失败是很可惜的。 技术虽然在不断的更新,但发展思想有一条主线,它的很多核心概念是不会变的。比如所有的语言内在的流程图都是相通的,只要你了解了一个语言具体的语法和相关的知识,就可以使用它。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某种突变,比如面向对象的编程,但这时你会发现,C++中可以看到,Java中可以看到,C#中也会看到,这些是编程思想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变化,你会发现在Windows编程和在Linux下面编程没有太大差别的。因此学习新知识,要把方法掌握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一通百通的效果。 《程序员》:所经历的软件生涯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有哪些转折点? 王志东:第一个就是从中关村到北大方正,这是我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过程,这个当时做为一项任务而完成的转变改变了我一生的进程。第二个就是当时做中文平台之后,迎面遇到了微软,在长达8年的周旋中,打打谈谈,关系微妙。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微软那里学到了很多,包括技术方向、管理模式、管理思想、运营理念等等,对我影响很大。 我们当时推出的中文平台,从1991年6月推出第一个版本,从BDWin到中文之星到RichWin,可以说有十年的时间了。到目前为止,RichWin每年还可以给新浪带来一千多万的收入,一个产品线卖了十年,这一点让我很自豪。这也完全达到甚至超过我当初的预期。四通利方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一个设想,软件开发周期为3-5年,生命周期要到5-10年,这次我再次提出这个目标,希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超过RichWin的记录。 《程序员》:您现在所做的可以称作“老兵新传”,在这种情况下,您如何展望您和新公司的未来呢? 王志东:从中国的软件产业来讲,前景肯定是非常好的。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竞争也会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软件市场,尤其是海外的大企业。但从申奥成功到加入WTO都给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我的新公司域名是Goto2008,这本身就是一种展望未来。 我认为软件行业最主要的魅力所在就是永远充满挑战,即便是Bill Gates现在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否则就有可能被其他的公司所赶超。在这个行业中,没有永远的老大,换句话说,新人永远有机会,因此软件行业永远充满活力。我们新公司也一样,虽然现在有一些经验,但也面对很多压力,同样不敢怠慢,我们会充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双赢的合作结成最广大的统一战线(笑)。 在很多人看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就是王志东现在的写照了,但见到他的那一刻时,却给我深深的震动。走出了新浪网笼罩的王志东,当年的蓝色牛仔sina衬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橘红色的衬衣。做为一个公众人物,他可能接受的采访不计其数,但这次,我能够感受到他的投入,因为这是他曾经热爱过的产业,也是他深思熟虑的方向。在我看来,他这次创业不是又回到了起点,而且螺旋式上升的又一个盘旋。 “看,那里就是奥运村,我们会和它一起成长。”王志东指着窗外,踌躇满志地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