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c协议原理

    技术2022-05-19  24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数据必须是规定字符集,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只要数据流中不存在同标志字段F相同的数据就不至于引起帧边界的错误判断。万一出现同边界标志字段F相同的数据,即数据流中出现六个连1的情况,可以用零比特填充法解决。

    标准HDLC协议族中的协议都是运行于同步串行线路之上,如:DDN

    HDLC的地址字段是8个比特,在平衡方式时总是写入应答站的地址。

    控制字段8比特,用来实现HDLC协议的各种控制信息,并标识本帧的类型。

    在标准HDLC协议格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没有包含标识所承载的上层协议信息的字段,所以在链路层封装标准HDLC协议的单一链路上只能承载单一的网络层协议。

    HDLC帧结构:

    I-帧

                                           1  2  3  4  5   6  7  8(位)

    0 N(S) P/F N(R)

     

    S-帧

                                           1  2  3  4  5   6  7  8(位)

    10 类型 P/F N(R)

     

    U-帧

                                           1  2  3  4  5   6  7  8(位)

    11 M 0 M

    标志字段F01111110

    地址字段A8位

    控制字段C8位 信息字段I长度可变 帧校验字段NFS16位 标志字段F01111110

     

     

     

        标志F:标志帧的开始和结尾,用以解决帧的同步。标志为01111110。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串中,如果碰巧出现了和标志F一样的比特串,则HDLC采用零比特填空法使之不会出现连续6个"1"。

     

     

     

    地址A(8b) 全"1"地址是广播地址,全"0"是无效地址。 控制字段C(8b) 与帧类型有关。 帧校验序列(16b) CRC校验字。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