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入门
类方法:不需要实例化就可以直接应用的方法。实例方法:必须经过实例化成对象后才能使用的变量(方法)。要应用实例方法必须通过对象来引用。
Java Applet(小应用程序)4个重要的方法:init();进行必要的初始化工作;start();用以启动Applet;stop();关闭Applet;destroy():释放Applet所使用的资源。
第二章:Java基本语法
注意:Java语言中字符类型(char)是基本数据类型,而字符串(string)是对象类型。当变量是对象类型时,变量中存放的是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而前者存放的是值。
基本数据类型:---整型: byte(8位)、short(16位)、int(32位)、long(64位);---浮点型: float(32位)、double(64位);在Java中,浮点类型的数据默认为double型,则给单精度类型的变量赋值时需要在数值后面加F或f。eg:float miles=0.9f;--字符类型:Char(16位Unicode编码);字符类型只能表示单个字符,如'g',而"g"则代表字符串,属于对象数据类型了。--布尔类型:boolean true或false。
变量:Java语言中,要使用变量,必须先声明变量。eg:int length;length=147 习惯上变量名称以小写字母开头,类名以大写字母开头。注意:1、变量名中间不能有空格,长度不限,并且必须以字母开头;2、变量名称不能是系统关键字(如int)或保留字(null);3、在相同作用域内,不能重复声明同一变量名。4、变量名是区分大小写的。如mySalary和mysalary就是不同的变量,建议不要同时声明类似的容易混淆的变量。变量作用域:变量总是在一定区域内起作用,即变量作用域。
根据变量定义所在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4类:类成员变量:作用于整个类;局部变量:从该变量的声明处起至所在块结束;方法参数变量:用来传递参数值到方法中去的;异常处理参数变量:类似于方法参数变量,只是其作用域仅限于捕获异常的catch块。
变量初始化:可以先声明再初始化,也可以声明的同时进行初始化。eg:double salary;salary=200d 或者 double salary=200d;方法参数变量和异常处理参数变量不能以上述方式进行赋值和初始化。这两种类型的变量值是在方法调用或是抛出异常时传递进来的参数的。值得注意的是:Java中还有一种特殊的final类型的 变量,称作常量,一旦初始化后不能再重新赋值。习惯上,常量名中所有的字符都大写。如 final double A_CONSTANT;A_CONSTANT=0.9;
操作符:一元操作符:如++a;a++;二元操作符:a=7+8;三元操作符:“?:” 如:min=x>y?y:x; 最终min的值为x和y中较小的值。三元操作符中的第一个操作数必须为布尔类型的值。
算术操作符:+、-、*、/、%。 x=x+100 等价于x+=100关系操作符:>、>=、< 、<=、 ==、 !=。条件操作符:&&、||、!、&、|、^. 注意:&&、||分别是条件与和条件或,当第一条件为假时,第二个操作数不再计算。如(x>y)&&(x>z),当x>y为假时,x>z不再计算。而&和|无论怎样都要计算。只是当操作数为数据类型时,它们为位操作符。关系操作符和条件操作符经常联合使用的。强制类型转换:double salary=23.45;int intsalary=(int)salary; 将salary强制转换为整型,值就为23.
数组:如果希望数组内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并且可以动态改变数组的大小,可以使用java.util.Vector;使用Integer类中的类方法parseInt,可以将字符串转化为int类型的数值。例如:int oprand1=Integer.parseInt(args[0]);需要说明的是: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必须是一个十进制数,但首字符可以是负号,当存在非数字字符时,无法进行正确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