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背后的故事:渴望被“关注”的美国大兵

    技术2022-05-19  21

    一直很奇怪,阿桑奇从哪儿搞到这么多的猛料?看了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原来还是有内鬼。无论电报时代的余则成,还是信息时代的曼宁,知道内幕消息的永远都是内部人。

     

    曼宁是一名驻伊拉克的一等兵,主要工作是情报分析,所以算是内部人,有机会获取机密情报。余则成由情报人员变成潜伏者是因为良心发现,曼宁这位美国大兵在举报人拉莫看来,则是一个“个人秩序陷入一团混乱的青年士兵”,是因为心理问题,渴望被关注的结果。当然,这只是官方的说法,或许在我们看来,他完全是个英雄,是个对美国政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作法看不顺眼的粪青。所以说,知道的太多有时候并不是好事,稍微心理承受力不强就容易发疯。

     

    下图是整个事件的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与Internet是物理隔绝,但只要有人参与,这层隔绝也不过是浮云。SIPRNet是指一个网络,JWICS是运行其中的情报交流系统,为美国军方、文官系统和情报承包商共用,与互联网物理隔绝,所以一般人是没办法进入的。整个事件最出名的是维基解密网和阿桑奇,但背后的主角却是这位叫曼宁的美国大兵。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其技术肯定毋庸置疑,本来,该网络上的数据是不允许下载到移动设备上,但在某段时间,驻伊拉克的中央司令部取消了这一限制,而就在这个空当,曼宁取得了访问权,于是震惊了整个世界。这是整个事件的一个偶然,还有个偶然就是举报人拉莫。有机密级别访问权限的有300万人,怎么就发现是曼宁呢?原来,举报人拉莫是加州一位著名的黑客前辈,曼宁曾经向其请教过,并倾诉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以及渴望被关注的心态。如果没有拉莫的举报,这大海捞针怕是也够美国政府受的。

     

    共享和安全永远是一对矛盾体,911事件,使美国政府意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于是就扩大的分享的范围,显然,一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多,被公开的风险就越大,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有异心,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而曼宁就是这个人。

     

    2011年3月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