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经济模式都不一样。至少有一点大家都能看到的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享受大量的免费服务,而传统经济是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因此无论是打算给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我们都应该对这个产业的经济学方面有所思考。
1:“正统经济学”与“免费经济学”
有一个说法: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学的两门课程,一是经济学,二是概率论,这两门课分表代表着一种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我对此极其认同。如果对经济学没有特别关注过的朋友,可以参考一本非常浅显易懂的书——《人人都爱经济学》,作为“普及入门”读物,非常非常好。你会理解一个企业以及整个经济社会是如何像一部精密机器一样运行的。实际上,社会经济的运转和一部机器的运转是一样精密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在经济学中,我们知道,整个经济学大厦的基石,有两个基本假设: 第一,人都是理性的,即不考虑傻子或者疯子的行为方式;第二,每个人(包括企业)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每个人或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为他人提供最优质而价廉的产品。最终通过市场的调节,对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促使产业更替,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我们比较一下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在互联网上我们随处可以找到免费的服务,比如免费的Email;但你绝不会指望有一天哪个汽车厂家会为了占有市场份额,而白送给你一辆免费的汽车。为什么互联网产品可以免费,而汽车不能免费呢?
2:为什么邮箱可以免费,而汽车不会免费?
我们来分析一下汽车和Email服务的区别。很显然,一辆汽车有大量的物质成本,或者说它是一个铁家伙,一辆汽车的成本构成中,人力成本的比例是很低的,这样即使再疯狂的汽车制造商也不可能赔本去占有市场。而互联网服务,比如Email,实际上硬成本很低,而又可以为上亿人提供服务,这样分摊到一个用户身上的成本几乎为0,因此它这样提供服务,也花不了多少钱,才有了免费的可能。
那么上面说,如果没有汽车那样的钢铁硬成本,就可以提供免费服务,那么比如律师事务所、设计师事务所,也同样是靠人力和智力的,为什么从没有见过免费的,反而价格很贵的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客户数量太少导致的。对于一个网站提供免费Email服务,几个人的工作可以为上百万人提供服务,但是一个律师一年能打几场官司,一位建筑师一年能设计几座大楼呢?这就决定了,这样的企业虽然是靠人力的,但是绝对不可能采用免费模式。
因此,总结起来,“免费经济”适用于那些,人力成本比例很高,同时又可以为超级大量人提供服务的这类产品或者服务。比如免费邮箱、搜索引擎等等。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超级大量的用户,使得每个用户的平均成本极低,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用“免费经济”的模式。
3:“免费经济”真的免费吗?
上面讨论了什么样的服务和产品有可能“免费”,但是我们只是说这些服务的单个用户的平均成本极低,但并没有说为0。那么只要成本不为0,就必须有人来支付,而产品又是“免费”的,那么谁来为成本买单呢?实际上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广告模式:比如搜索引擎,或者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他们免费的原因在于,你在使用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时,被“强迫”或者“诱使”观看或者点击了页面上的广告,其广告主就为你支付了开发网站和生产内容的成本和利润。
2:附件的增值模式:很多网络游戏就用这种模式,游戏本身是免费的,但是一些武器、装备等附件是收费的,而游戏者为了能提高身份和战斗力,就心甘情愿去买这些虚拟装备。实际上传统经济中,比如打印机等也是类似的,打印机本身很便宜,但是墨盒却很贵。之所以打印机很便宜,以及游戏本身免费,都是为了吸引你,而实际上他们已经把“武器”和墨盒的收益算在里面了。
3:VIP内容/服务的增值模式: 这是另一类免费的网站,和上一种有些类似,他们的99%的内容是免费的,但是有1%的内容或者技术支持等服务是收费的,对于99%的用户来说都是免费的,而只有1%的用户为了1%的VIP内容或者VIP服务付款,这些VIP用户实际上承担了100%用户的成本。看起来这1%的用户吃亏了,其实并没有。比如说一些内容,如果以传统的方式营销,可能90%以上的成本都花在了广告和营销渠道上,这些成本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没有真正的收益。换句话说,把原来用在营销上的成本花在了为99%的人提供免费服务上,这并不是坏事。对于付费用户,也没有吃亏。
4:基金会赞助模式:这种通常是一些成功的开源软件的模式,比如Firefox或一些成功的开源系统,他们对用户是真正的彻底免费,但是实际上是有一些基金会或赞助商在支持他门。也有一些开源的系统由于失去了赞助,就消亡了的例子。有人给钱就能活下去,没人给钱就死掉了。
5:苦力/盗窃模式:对于一个网站而言,原创内容是很难的,而收集别人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在对于知识产权意识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国家,这类网站并不多,而在我们中国就遍地开花了,中国大量的“采集网站”,完全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大量的盗取其它网站内容,拼凑出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的内容当然很丰富,因此,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甚至不少的收益。但是用这方式,毕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而且恰恰这些网站才是最不可能“免费”的网站,他们盗取其它网站内容,再依靠广告来收益。就像偷车然后转卖一样。依靠盗窃绝对不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因为这不符合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道理。盗窃汽车可以判刑,而盗窃内容和知识还可以挣钱,这样的国家和社会是有问题的。
电视片《大国崛起》在讲述美国的崛起中,特别提到,在200多年前,美国立国之初,就特别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不可侵犯,这个思想已经根植于社会大众的心中,这也正是美国有如此之多技术个命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面这5种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哪一种方式,也不是真正的“免费”,任何价值都必须依靠劳动产生,而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来,最终还是某些人为另一些人的劳动付款了。而付款的人同样不是傻子和疯子,他们也同样获得他们所需的价值。社会经济就是这样在一桩桩的交易中完成,并不断进步的,大家也从中获得利益。
4:总结
1:从上面可以看出,“免费经济”并不是真正的免费,而且有这么多资本、高人都投身于互联网行业,肯定是因为它可以挣钱,而不是因为免费。
2:如果你想通过互联网创业,就必须选择一种盈利模式,一种真正可行的,能说服你自己的盈利模式。
3:靠模仿和采集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定要真正属于靠自己的价值,内容、技术等等来产生收益
4:当你拥有了自己特有的价值之后,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把它卖出去。
5:当然最稳妥的还是学好技术,找一个好公司打工挣钱。
更多的内容:请参见www.ityo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