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插件平台

    技术2022-05-20  41

    第1章 设计原理

    1.1.   热插拔,自动升级

    插件式开发,支持插件的动态加载卸载。 C/C++ 可以单独部署的最小单元是动态库,所以插件是动态库的形式存在。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动态库的变化,在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实现功能的扩展和系统的升级。

    1.2.   微内核,稳定可靠

    插件运行环境采用微内核的开发思想,确保系统的稳定。插件运行环境采用进程池机制,同时还支持主动模式(无监听端口)和被动模式(监听端口)。

    1.3.   强化技术,简化业务

    分离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封装基础类库和运行框架,简化业务开发的难度,最大化复用基础组件。

    1.4.   接口编程,统一规范

    业务模块的开发,统一编程接口,真正做到面向接口编程、施行面向对象开发思想。

    1.5.   性能优先,扩展次之

    插件之间数据通讯,优先考虑性能,所以 XML 数据总线的方式不可取,性能最高的莫过于数据指针的传输。

    第2章 功能架构

    架构层次图

    2.1.   基础组件

    ²        屏蔽线程和进程的管理

    基于基础组件开发看不到线程和进程,只需要开发功能组件和业务组件,并且两种组件都是动态库的形式存在。

    ²        实现功能的热部署

    当动态库或框架配置文件有变化时,基础框架可以自动加载组件,实现功能扩展和系统的升级。

    ²        实现功能扩展框架

    支持功能的扩展,不用修改现有的组件,只需增加相应的业务组件即可实现功能的增加,在架构层次上就实现了对开闭原则的支持。

    ²        支持主动被动模式

    支持主动模式,同时也支持主动模式;基于基础组件可以开发服务器端系统,也可以开发客户端系统。

    ²        提供资源池的封装

    对以一些常用的调用提供统一的接口。

    ²        提供简单易用的开发接口

    以类的方式提供开发接口,同时提供开发实例,降低开发的难度。

    2.2.   功能组件

    ²        数据库读写类

    操作数据库,读写数据中的内容,保证数据库操作的完整性、一致性。

    ²        数据生成类

    组装数据,方便组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²        业务计算类

    计费结算系统会有大量的计算公式、优惠策略,所以本类组件即为业务优惠计算的封装等等。

    2.3.   业务组件

    ²        流程控制类

    调用功能模块,组装成业务功能。

    ²        事务控制类

    确保业务功能的原子操作性。

    ²        接口实现类

    实现组件的接口,以至于可注册到组件运行框架上,并正常运行。

    第3章 使用流程

    使用流程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