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margin-bottom: 0.21cm; }
大家知道, Linux 不是没有病毒,而是 Linux 病毒不易四处传播,感染 他 人。此话,根据何在?
2 月 28 日,看了《第一财经日报》一篇报道,题为“揭秘病毒产业链运作:操纵流量一年获益数亿 ”,把我吓了一跳。制造病毒,形成病毒产业链 ,如此 就会发大财, ...... 真是匪夷所思也!那么 ,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这里 ,我想对大家说的是, Linux 病毒就不会这么猖獗,表现温柔多了。此话当真?
记得, 在 5 ~ 6 年前,我就 Linux 病毒的传播机制问题写过一篇短文 。 现在 ,我 把当时所参 照 的原文 又 找了出来 ,以便与大家一块研究。原文题目很有趣味,是科普性文章 , 叫做 “ The short life and hard times of a Linux virus ” (“一个 Linux 病毒的短暂寿命与艰难岁月 ”) 。 此文 , 最早写于 2000 年 6 月 10 日,修改于 2005 年 7 月 30 日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该文最核心的论据(之一)是,一个 Linux 二进制病毒要想感染某些可执行程序,那么,这些可执行程序必须具有被这个用户所激活的病毒“写入”的可能性。但是,一般而言 , “ the programs are owned by root and the user is running from a non-privileged account” ,意思是说,用户没有这样 高 的权限。由此 ,我们不难理解, Windows 病毒为何那么猖獗了。
该文的结束语是:这不意味着, Linux 病毒永远不会成为一种流行病( epidemic ),而是说,“ a successful Linux virus must be well-crafted and innovative to succeed in the inhospitable Linux ecosystem” ,意思是说,一个成功的 Linux 病毒必须是手法高超且具有非凡创意的软件作品 , 才能在这个 “ 不好客 ” 的 Linux 生态系统中获得最终的繁衍不断 ( succeed ) 。
从历史上 来 看 , 1996 年秋,第一次发现 Linux 病毒 Staog ,后来 ,在 1997 年 1 月 31 日,又发现一种类似木马的 Linux 病毒 Bliss ,结果发现,两者均与 Linux 内核存在缺陷有关,缺陷改正之后,就不易发生类似现象了。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没有实际发生任何 Linux 病毒的大流行,更谈不上“泛滥成灾 “。 应该说 , Linux 病毒 非常温柔,只是一个“话题”罢了。
近年来,病毒厂商发了大财,不是因为他们有“能耐”,而是他们运气好。现在,苹果的 iPad ,谷歌的 Android ,惠普的 webOS 都不怕病毒,只是有些应用程序表现鬼鬼祟祟 (比如 : “吸费”) ,类似木马,只要从正规网络应用商店取得应用程序,一般不会发生这种问题。当今 ,病毒制造者能够发大财,是草根百姓的不幸,是业务主管们 (特别是“高管”) 的失职。我们无可奈何,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