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第一集老师没开始讲任何实质性的哲学问题,但通过介绍该课程的总体设置,评分方法以及朗读了一些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我感觉到的就是两个字——开放。
老师盘腿坐讲台上讲课,放中国么……严重的教学事故。而且一上课介绍自己就建议学生只要叫他“雪莱”,因为他对这个称呼更敏感。(中国老师会说:这成什么规矩,还尊重老师么)
整个学期都是围绕死亡这个概念展开的讨论,雪莱讲述了两种教学方法,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并就此讨论;就一个话题开展整个学期的讨论和辩证。他决定使用的教学方法是第二种,并打算整个学期来尝试给大家传输一个观点:死亡并不可怕(是不是这个观点我现在有点忘,上课不专心,该打)
选修课,一个哲学的导论课,雪莱却在第一节课上和学生说了有关阅读材料的事情。虽然没有讲里面的具体文章,但从他的口气中听出来估计不少,而且还说看一遍很好,如果有时间看两遍的话那就是excellent了。可见外国的选修课都不是随随便便打哈哈的就能混过去的。
整个学期前后三篇论文,共75%的成绩,每篇5页。据说评分很严格,难怪会被耶鲁学生评为学校里最严格的老师。不过体现他人性化一点的是,由于大多数人论文会随着课程的展开写的越来越好(由于这是面向没有哲学基础的学生开的导论课),所以雪莱会灵活根据好坏程度增加后两篇论文的分数比重,没有严格的标准,这正表明老师是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的么。
小组讨论,占25%,包括出勤。老师鼓励大家讨论,不要因为没学过哲学就胆怯,毕竟这本来就是导论课。
他自己兴冲冲的朗读了历年学生给他和他这门课程的评价(当然评价都是匿名的),相当有激情。
有条理VS没有条理;课程有意义VS简直是浪费时间……雪莱很严格VS雪莱很照顾学生;雪莱是自己遇到认为最好的老师VS雪莱是讲的很差的老师……
不管怎样,开明这个词形容他是毫无疑问了。何时才能在我身边见到有这种腔调的老师诶。
视频over,日志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