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勉强也算写过科幻,所以关注一下科幻文学方面的东西

    技术2024-07-27  18

     

    最近,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 正在科幻迷中间大获赞誉.

     

    即便如此, 我个人感觉, 国内科幻文学创作, 总体上的态度是:

     

    浮躁, 不严谨的; 即使刘慈欣这部"三体", 已经据说算是中国科幻巅峰的作品,

     

    我还是觉得:

     

    1. 在普及科学常识方面, 硬伤很多;

    2. 文字方面, 个人感觉功力和修改也有限.

     

    如果这个是巅峰, 那, 中国的科幻文学, 真的, 不值得一提了....

     

    顺便转一下国外的科幻方面的介绍, 从侧面就可以看出, 国外作者的创作态度, 是多么的认真和严谨, 且不说文学和科学方面的功底或素养如何.

     

    国内科幻创作的不景气, 可能跟缺乏很系统的市场化运作有关.

     

    比如, 阿凡达这样的故事, 其情节本身可能是非常平庸的, 但是, 却有天才把它制作成风靡全球的3D电影, 票房大获全胜.

     

    中国的科幻文学, 缺乏这方面的大手笔的运作模式: 科幻文学本身的创作好比是提供素材, 进行的初始农产品的加工, 而以何种方式市场化, 则是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在今天的网络时代, 人们接触的各种信息非常多, 也容易显得浮躁, 原先的文字和纸张的阅读方式, 只可能占有越来越小的市场, 必须对素材进行提炼, 再创作和深加工, ---------- 我说的"市场化"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才能让科幻文学的作者获得足够丰富的报酬, 也吸引更多的作者到这个领域来一显身手.

     

    科幻文学不景气, 也跟它自身的"非正统"地位有关, 历史上"阿来"做 科幻世界 主编, 只是短暂的几年, 迅即离开了...

     

    科幻本身有着独特的灵气和特点, 有着非常独到的作用.

     

    中国的文艺产品市场化, 中国的市场被 阿凡达/星球大战/哈利波特/指环王/终结者 等等冲击和占据的时候, 中国的文艺界是不是也应该反省, 拿出自己的好的作品来?

     

     

     

    发信人: calc (calc), 信区: SciFiction 标  题: 科幻背后的科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7 00:46:16 2011, 美东) (半年前写的东东,忘了为啥没贴过来) Analog杂志2010年9月份有个The Science Behind the Story专栏,由一些科幻作者来 系统阐述他们作品里的那些科学技术: http://www.analogsf.com/201009/index.shtml 这里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东西。我下面介绍一些给我印象最深的。 星际网络(InterstellarNet   by Edward M. Lerner) http://www.analogsf.com/0607/interstellar.aspx 在远隔光年的不同星际文明之间,怎样才能建立一套有效而且让双方都信任的沟通机制 呢?Gregory Benford的《氢墙》(The Hydrogen Wall)里曾描述,银河系里许多智慧 文明会把自己的智能给编码成数据包,向整个银河空间广播。地球人终于能够接收、解 码这些数据包后,还特地建立了一套巨大的虚拟机,来运行那些智慧文明发过来的人工 智能程序,好与这些很可能高度发达的文明进行交互沟通,期望能学到一些新东西。 《星际网络》系统小说则更进一步,详细描述了此类沟通所需要的软件机制。简单地说 ,首先要有一套各方都同意、支持的开源沙盒(sandbox)。每个参与星际网络的智慧 文明,都要彻底研究过这套沙盒的源码,确认没有安全隐患,才会用这套机制来与别的 智慧文明沟通。文明A把自己这边的人工智能程序,编码以后发给文明B。文明B把收到 的这套程序放进沙盒里运行。A的程序在运行中随时监视沙盒的各方面表现,只要有任 何一方面不符预期,这个程序就会立即自毁,以保护程序内部所带的秘密。沙盒本身的 设计,要能保证严格的隔离。文明B从沙盒外没法直接观测追踪沙盒内程序的计算、思 维,因此没法窃取这个程序的秘密。程序A从沙盒内也没法感染、破坏沙盒外的环境。 沙盒内外双方之间的通讯,只能遵循严格规定的信息格式。在这样的互信机制建立起来 后,文明B就可以与沙盒中代表文明A的程序开始对话,交流信息,交易各自拥有的一些 技术、知识。程序A可以定期、不定期地用加密方式与文明A总部联系,汇报交易成果, 接受新的指令。这个程序拥有一定范围内自主交易的权限,但如果碰到不能决断的事情 ,也可以用加密方式与文明A联系,让总部来决定,虽说这样延迟就会比较长。如果文 明B这边凑巧还有一个文明C的程序也在另一个沙盒里运行,那么A和C两个程序之间也可 以交流、交易。可以想象,这样的通讯方式会导致出现沙盒集市,在同一个地方汇聚了 许多文明派来的程序,在各自沙盒里运行,互相交易,互相串联,等等,多么热闹。 耳听为虚(A Sound Basis for Misunderstanding   by Carl Frederick) http://www.darkzoo.net/SBTS/SBTS_A.htm 人类所体会到的美感,归根结底,是因为事物的某种组合模式(可以是比较具体的色彩 线条的组合,或者音符高低快慢的组合,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的文字韵律的组合,或数 学逻辑推论的组合)正好能激发我们脑中的某一部分产生愉悦的感觉。很多人的的脑子 在这方面的构成可能总体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能被共同的组合模式激发愉悦的感觉,所 以有一些美妙的图画、音乐能被所有人欣赏。但各人的脑子还是会有些差别的,不同的 人有时也会被一些不同的组合模式激发愉悦感,所以有些东西能让一些人感觉美妙之极 ,却完全无法打动另一些人。 Carl Frederick几年前曾写过一个程序,把果蝇的基因组序列转换成音符,播放出来居 然是挺好听的音乐。后来他写了个小说发在Analog杂志上,Analog网站同时提供那段音 乐的下载,结果因为这段来源奇特的音乐在网上引来太多流量,一下把Analog连带姐妹 杂志Asimovs的网站给挤垮了。 这回Carl Frederick有了另一个跟音乐有关的奇想:既然音乐里音符的高低不同只是空 气振动的频率不同(比如相邻音高a和a#之间只是220Hz和233Hz的区别),而现在电脑 又很容易生成任意频率的声音,那么如果拿一首现成的乐曲,按比例把所有音符的频率 压缩到a和a#之间,那样的音乐还会好听吗?这样压缩过后,可以想见节奏不变,但起 伏幅度小了很多,好不好听,还真得做了实验才知道。这位老兄是个实干派,立马编程 实现,把旋律最简单的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压缩到a和a#之间。结果呢, 还是能听出来是个什么曲子,初听没有原曲那么悦耳,但多听几遍,习惯了,居然也有 些滋味。那么要是把这个音高范围再压缩一半呢?然后再一半,又一半。。。?到了后 面,还远未到电脑可生成频率的最小分辨率,一般人的耳朵只能听出节奏变化,听不出 来高低变化了。如果我们的判断其实已经受了先入为主的影响(因为这首儿歌的旋律大 家实在是太熟悉了),那么拿一首我们不熟悉的曲子来做这个实验又如何呢?这位老兄 说,他手上正好有一首火星国歌(Martian National Anthem),就拿它做实验好了。 我先听一遍压缩到1/8音高的,感觉完全是噪音。然后又听一遍按原来的音高放的曲子 ,居然还满好听。为了确认作者是不是拿别人写的早已存在的曲子来耍我们,我还特地 拿iphone上的SoundHound程序识别了一下这个曲子,结果没认出来这是什么曲子。看来 这曲子有很大可能是作者的原创了。后来查了一下,原来是我太火星了,作者和一帮科 幻迷朋友曾在Ithaca搞了个玩闹组织,就叫火星流亡政府(The Martian Government in Exile),还有国旗、国歌等等,呵呵。 黑洞项目(Black Hole Project   by C. Sanford Lowe & G. David Nordley) http://www.gdnordley.com/_files/BHP_Glossary.html 近年来伴随着LHC开始运转,有些人担心那些高速粒子撞击产生的黑洞,会吞吃周围越 来越多的东西,越变越大,终至吞掉整个地球。但是物理学界普遍认为这种担心毫无必 要,因为黑洞既会因为吞吃周围的东西而奕大,也会因霍金蒸发而变小。越小的黑洞, 蒸发越快。以LHC那点粒子撞击能量,就算会产生一个微型黑洞,那黑洞寿命肯定也极 短(1.73e-85秒),根本来不及吞吃周围任何东西,就会蒸发殆尽。 《黑洞项目》系列小说里描述的,是接下去几百年人们在星际空间制造更大的黑洞的浩 大工程项目。基本方法是,从太阳系以及附近另外三个星系,瞄准四个星系之间的某一 点,各发射一根十亿吨级的大铁棒。把铁棒不断加速,让四根铁棒同时冲到中点,以相 对论速度相撞,那一瞬间的巨大压力,就能产生一个十亿吨级的黑洞。这个大小的黑洞 ,霍金蒸发已经很慢了,足以作为一个稳定的黑洞供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 这个黑洞距太阳系有好几光年远,不会威胁到我们的家乡星球。 山无陵(To Climb a Flat Mountain   by G. David Nordley) http://www.gdnordley.com/_files/TCAFM_Page5.html (1) 在许多童话、奇幻故事里,都会描述世界是平的,而且有个边缘,你往世界边缘一直走 一直走,越过边缘,就会掉到无底深渊里了。 《山无陵》里描述的一个月球大小的天体,是个立方体的形状,有八个金字塔形状的顶 点,十二条边缘隔开了六个平面,每个面基本是扁平的。在一个平面上往边缘一直走一 直走,越过边缘,就会翻到另一个平面上去了。每个平面自身也有山有水,高低不平, 但总体来说,由于往边缘走的过程是远离立方体重心的过程,需要克服引力,所以像是 爬山。翻过边缘,就相当于翻过了山梁,翻到另一平面,就相当于下坡了。这立方体也 不知是多久以前哪个外星文明建起来的,似乎一方面是个研究生命进化的大实验室,在 六个平面里各播种一些原始生命,看它们在同样的地理、气候环境里各自会怎样演化; 另一方面也算是个雕塑,表现出创造者独特的艺术品味。 (2) 关于星际航行的动力,如果完全由飞船自带燃料来驱动,飞船的有效载荷就会很少,因 为会有一大部分燃料的作用完全就是为了驱动燃料本身增加的负重,而不是为了驱动飞 船的有效载荷。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许多科幻作品里用的是1960年物理学家Robert W. Bussard设想的Ram Scoop技术,也就是飞船自身基本不带燃料,而是在飞行过程中由飞 船生成范围上万公里的电磁场,来收集星际空间游离的氢原子;把这些收集来的氢原子 压缩进核反应堆,反应后把废料向后喷出,推动飞船往前加速。另一方面,Charles Stross在Accelerando小说里设想了另一方式来驱动一个只有可乐罐大小的飞行器(因 为整个飞行器基本就是个纳米计算机,里头足以容纳大量的数据和许多人上载的意识, 不需要维持物理生态环境,所以可乐罐大小足矣),是由太阳系内的一个巨大激光设备 持续不断地瞄准照射这个飞行器的太阳帆,能把这个飞行器不断加速送到几光年远的地 方。 《山无陵》和《黑洞项目》里设想了又一种驱动方式,也是从从太阳系基地瞄准飞行器 不断发射东西,但发射的不是光子,而是实物。简单说是一个个能用激光束导航、直奔 目标而去的小导弹,在太阳系基地这边用直线加速器加到接近光速才喷射出去。飞行器 那边呢,则用强力激光把尾追而来、已经追到屁股的小导弹轰成等离子体,同时由两个 强大的磁场来偏转反射这些等离子体,这样小导弹所带的动量就完全转到飞行器身上了 。因为用的是实物,而不是光子,来轰击推动飞行器,太阳系这边又有无穷无尽的太阳 能可以用来加速无数的小导弹,这种方式所能驱动的飞行器自然比可乐罐大得多。 -- Difference between truth and fiction: fiction has to make sense.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