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以来,Ubuntu采用种种措施(包括免费邮寄产品光盘)急剧扩展其用户基础,发现了传统Linux发行版的“边界”。也就是说,在当今IT应用的客观环境下,Linux发行版的市场份额只能在3~5%左右,仿佛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牢笼之中。
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是Linux的“死硬分子”,至死不变,甚至死后也不变。他想把Ubuntu的精神(“善待他人”)导入现代软件业,他一起步,就狠狠抓住了自由软件。但是,过去3年的实践教训了他。他发现,人们从心里面愿意支付他们“买得起”(affordable)的钱去“选购”他们所喜爱的软件产品,而不论这种产品是自由软件还是私有软件,来满足他们自己的各种需要,比如娱乐、游戏。从Ubuntu的基本哲学精神出发,要善待他人,替别人着想,当然应该考虑这部份人群的需要(愿意支付一定的钱去购买软件产品)。Mark Shuttleworth承认:“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计划提高Ubuntu对商业软件的管理能力”,就说出了这层意思。
2月8日,在英国伦敦与美国圣地亚哥两地,Canonical与Linspire(以前称为“Lindows”)同时宣布:在产品级实现技术合作,这个新闻立刻传遍全球,引起极大反响,赞成的、反对的都有。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双方相互欣赏对方近年来所取得的业绩。在世界开源运动里面,这两个公司都是极端分子,行为有点“离群”。一个崇尚“自由软件”,一个主张“买得起”就是好东西。它们都反对微软的“高贵血统”,使他们走到一起。
Canonocal与Linspire的技术合作,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我们不赞同私有软件,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局限于“自由软件”的纯粹血统之中?“买得起软件”(“Affordable Software”,简称“AS”),为什么不能考虑?接受“买得起软件”,对于世界开源运动而言,是一次思想大突破,冲破了自由软件的思想牢笼。
Canonical与Linspire的合作结盟,一方面,使Ubuntu 7.04版本吸收Linspire的“CNR”(Click and Run)技术,给Ubuntu用户提供了访问Linspire“软件仓库”的方便,里面有许多消费性的商务应用、多媒体支持和娱乐游戏(只要支付一点点费用);另一方面,Linspire发行版搭上了Ubuntu的开发、发行的疾驶列车,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此举必将使“Linux桌面”,以我们过去所不曾想到的方式,迅速地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紧逼Vista,抢占桌面市场。
纯粹的东西(比如“自由软件”)不一定就是现实的,现实的东西一定不是纯粹的。Mark Shuttleworth说,“2007年,Linux将领跑桌面创新”。创新有两方面:技术创新和商务(管理)创新。Ubuntu和Linspire都有自己的创新,都是有关互联网的技术和商务的创新,不全是几行程序代码的创新。编写程序代码是重要的,但是,人们要在更高层次的“思想空间”中进行“决策”。Mark Shuttleworth曾是一位优秀的程序员,但是,现在他的主要任务是“决策”(Decision-making),弄不好就要“翻船”。许多世界级Linux大师(专家)认为,Linspire与Ubuntu技术结盟,是整个世界桌面Linux冲破私有软件重围的重要一步。
祝愿 Ubuntu 今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