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复习一下排序算法,加深对其的了解,总结一下:
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躺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不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次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假设要排序的数组是A[1]……A[N],首先任意选取一个数据(通常选用第一个数据)作为关键数据,然后将所有比它小的数都放到它前面,所有比它大的数都放到它后面,这个过程称为一躺快速排序。一躺快速排序的算法是:
1)设置两个变量I、J,排序开始的时候I:=1,J:=N;
2)以第一个数组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X,即X:=A[1];
3)从J开始向前搜索,即由后开始向前搜索(J:=J-1),找到第一个小于X的值,两者交换;
4)从I开始向后搜索,即由前开始向后搜索(I:=I+1),找到第一个大于X的值,两者交换;
5)重复第3、4步,直到I=J;
“快速排序法”使用的是递归原理,下面我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快速排序法”的原理。首先给出一个数组{53,12,98,63,18,72,80,46, 32,21},先找到第一个数--53,把它作为中间值,也就是说,要把53放在一个位置,使得它左边的值比它小,右边的值比它大。{21,12,32, 46,18,53,80,72,63,98},这样一个数组的排序就变成了两个小数组的排序--53左边的数组和53右边的数组,而这两个数组继续用同样的方式继续下去,一直到顺序完全正确。
以下是我写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LEN(_ARRAY) (sizeof(_ARRAY) / sizeof(int)) void ShowResult(int nArray[], int nSize) { for (int i = 0; i < nSize; ++i) { printf("%d ", nArray[i]); } } void Partion(int nArray[], int nLow, int nHight) { int l = nLow; int r = nHight; int nTemp = nArray[nLow]; if (nLow >= nHight) { return; } while (l < r) { while (l < r && nArray[r] >= nTemp) { r--; } nArray[l] = nArray[r]; while (l < r && nArray[l] <= nTemp) { l++; } nArray[r] = nArray[l]; } nArray[r] = nTemp; Partion(nArray, nLow, r - 1); Partion(nArray, r + 1, nHight); } int main() { int nArray[] = {1, 10, 8, 3, 2, 9, 3, 4}; Partion(nArray, 0, MAX_LEN(nArray) - 1); ShowResult(nArray, MAX_LEN(nArray));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