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彼岸的蔷薇LinkedIn (二)

    技术2024-12-16  48

     

    相得益彰 LinkedInFacebook

    如今LinkedIn已经成为全球商务社交网站的领头羊,不但实现盈利而且现金流充沛,用户总量直逼1亿人,并且以每秒一名的速度继续增加。这里我们会很惊讶的发现,LinkedInFacebook要提早将近3年开始做基于真实个人信息与关系的社交网络,唯一不同的是LinkedIn定位于商务领域的社交服务,更加的专业。可是它一开始发展的并不顺利,在2006LinkedIn更是被美国的IT杂志“数位时代”认为是“只差没入棺材”的夕阳网站,成立四年的用户总量却仍然达不到1000万,这和以往我们提到的FriendsterMySpace要慢太多了,更不要提Facebook了。这个时候LinkedIn一开始募集到的2600万美元也花的差不多了,裁员也裁的只剩下不到50人,真是有点日薄西山。可是在2008年,LinkedIn居然迎来了爆发,当时每个月不重复访问量已高达380万人,是往年同期的7倍以上,会员人数更是高窜到1800万人,几乎是往年的两倍,然后2009年实现盈利,隔年用户总量直逼1亿大关。

    有人将LinkedIn的成功归功于它的专业性,可是这却无法解释其在2008年爆发的原因。可是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LinkedIn的成功首先应当归功于Facebook的火爆。因为随着我们的Facebook的好友数量增多,从最初的同学和日常朋友,到出现大量的同事,很多问题就开始浮现。最主要就是体现在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问题。我们一般都将Facebook视为一个娱乐的场所,不过当自己的同事和老板成为我们的好友后,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就彻底的被打乱了。每次在Facebook上发布一个状态的时候,我们都会变得很“纠结”,万一这些东西被自己的上司看到了会怎么想,和自己竞争的同事会不会因此有所作为?哪怕我们自己很小心的维护着自己Facebook的页面,不过朋友会不会在留言板上乱吐槽呢,会不会上传一些我们胡闹的照片呢?

    由于Facebook在帮助用户构建和维持其社交网络方面的巨大成功,这促使很多用户考虑构建自己的商务社交网络。鉴于Facebook生活娱乐性的先天基因,我们不可能将工作的朋友简单的添加到自己的好友列表里。虽然Facebook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允许用户创建不同的分组,根据分组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各种应用的访问的权限,但是复杂的设置也加大了用户管理自己社交网络的难度。

    商务社交网络上个人隐私最重要,用户不希望受到太多诸如广告、推销的干扰。而LinkedIn在维护商务人士的个人隐私方法颇有心得,它有一套高效的预防机制。如果你随便编造了一些在大公司的任职经历,它会给你推荐一些你可能会认识的同事,你就可以向他们发送添加好友的申请。但是LinkedIn对用户发送申请的数量有严格的控制,免费账户可以发送的申请次数极为有限,动辄就通知你需要付费升级为高级用户,或只允许你通过双方都有直接联系的中间人转发联系邀请。可是一旦你的前同事大部分接受了“加为好友”的请求后,系统会将你认为是该公司的一员,并赠送更多可发送申请的次数。

    LinkedIn也有相应的纠正和反馈机制。在发送建立联系申请的时候,系统会要求你注明联系人的类型,有“同事”、“同学”、“朋友”、“业务关系”及“陌生人”等几个选项。如果对方填写的简历和你的简历并未显示出是同事或同学的关系,系统会要求你添加相应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收到申请后,对方可以采取三个行动:“接受”、“存档”、或标注为“我不认识这个人”。LinkedIn就可以根据用户接受申请的情况来判断发送者的情况,如果被拒绝太多次则会禁止或者减少该用户能够发送申请的次数。这些机制都使得LinkedIn成为真实、安全商务社交网络,因此能够很好的弥补Facebook在商务社交方面的先天性不足,进而使得LinkedIn顺利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务社交网络。

    结束语

    如果将社交网络时代比作PC时代,那么Facebook这个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应当比作微软,Facebook的开放平台允许各大公司开发各种应用程序,更难得是它在信息聚集和筛选方面的优势又弥补了微软在网络方面的不足。类似于Zynga等各种社交游戏以及应用公司则像是传统的软件公司,开发这种各样的应用程序满足用户的需要。而LinkedIn则应当被比作操作系统Linux,它虽然更加专业更加轻巧实用,不过却有些远离主流应用。

    鉴于Facebook所拥有的先天基因,在可预见的未来,Facebook仍然需要各种不同的公司对它进行补充和发展,共同繁荣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但是伴君如伴虎,一个公司的发展只有将用户的需求放到首位,不断的突破创新才是一条真正长远的路。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