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查集的高级应用。
有必要先看一下这两篇博客:
http://wxdlut.blog.163.com/blog/static/128770158200982754311269 http://www.cppblog.com/tortoisewu/archive/2009/09/15/85501.html
然后对一些自认为比较纠结的地方进行阐述,我纠结了三天。
在一个集合中(能确定任意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点对根的相对关系是正确的,只有根和父节点是根的点他们的相对关系是正确的,但是另外的点的相对关系却是相对于上一层的点(这些点本来是“另外的点”的根,但是现在根变了,所以这些相对关系就不正确了)的关系,比如说第三层的点的r其实是相对于其父节点,第四层的r是相对于其父节点。然后我们在对第四层的点进行find操作时,对该路径上的点相对于根的关系全部进行了跟新,在递归的过程中,先是更新了第二层(虽然第二层本来就是正确的),然后更新原来的第三层,并把第三层的点挂到了根节点,那么原来是第三层的点现在变成了第二层,也正确了,接着更新原来的第四层,原来是第四层的点相对于其父节点是正确的,现在其父节点已经挂在根节点并且正确,那么更新之后,原来是第四层的点也正确并且挂在了根节点,这也就是应用递归从深度由浅入深进行更新的原因。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那个递归的代码我手算了三天,才有现在的一点点理解。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50005 int p[N],r[N]; void init(int n) { int i; for(i=1;i<=n;i++) { p[i]=i; r[i]=0; } } int find(int x) { if(p[x]==x) return x; int temp=p[x]; p[x]=find(p[x]); r[x]=(r[x]+r[temp])%3; return p[x]; } void merge(int x,int y,int rx,int ry,int d) { p[ry]=rx; r[ry]=(r[x]-r[y]+d+2)%3; } int main() { int n,k,d,x,y,a,b,cnt=0; scanf("%d%d",&n,&k); init(n); while(k--) { scanf("%d%d%d",&d,&x,&y); if(x>n||y>n||(d==2&&x==y)) { cnt++; continue; } a=find(x),b=find(y); if(a==b) { if(d==1&&r[x]!=r[y]) cnt++; if(d==2&&(r[x]==r[y]||r[y]==(r[x]+2)%3)) cnt++; } if(a!=b) merge(x,y,a,b,d); } printf("%d/n",cnt); return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