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

    技术2022-05-11  63

    中新网2月24日电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接受《人民论坛》采访时说,对上访“截访”不但花费巨大,还造成了矛盾的积累,堵塞民意通道。只要能以“权为民所用”的真情认真去工作,不是“截”而是“护”,不是“堵”而是“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任玉岭说,中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出现矛盾是不可能的。当改革为多数人取得利益的同时,会出现少数人利益受损。成功中有失误,振奋中有忧虑,美好中有丑恶,应该给予承认。

    这种情况下,作为利益受到侵害者,或是遭遇执法冤枉者,走进政府设立的信访部门诉说自身困境、求得问题解决,寻找公平正义乃至争取正常的生存权利,这恰好说明百姓对党和政府是充满信心的,是高度信任的。他们这样做,实则是下情上达。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信访作为洞察社会风云的哨所、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向百姓送温暖的桥梁抓紧抓好。

    任玉岭指出,“截访”的花费是巨大的。任玉岭曾遇上过浙江某地的“截访人”,上访者刚一上火车,截访者就乘坐飞机进北京,等火车到达时,截访人员已经等在车门口。其实很多社会矛盾就是这样长期“截访”积累起来的。当然,某些部门对民众来访材料不加研究就下转,一级转一级,转到下面就了事,这也造成了矛盾积累。有的人还因材料转回到被揭发、被状告人的手里边,不仅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反倒因打击报复变本加厉受侵害。

    以上摘自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02/0225_17_78753.shtml

    曾几何时,“截访”成为基层单位的一项硬性指标,美其名曰矛盾“消化”于萌芽之中。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