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时候你需要一个文本框中显示的值随以上的某个逻辑或者条件而定.InfoPath并没有提供任何直接有效的函数去给区域设定默认值.从这个层面上看,默认值中写表达式在一些应用中可以取代规则的作用,规则也只能在区域发生改变的时候被触发.如果应用中需要随时去更新区域中的数据,利用规则我们只能把相同的规则付给每一个区域.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在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两种途径去完成一些逻辑上的应用
第一种途径非常简单,但是他会有一些限制和安全上的警告.而第二种途径相对复杂一些,但是它可以工作在任何状态.
第一种方法:利用竖型连接符"|"和数组所以操作符"[]"
第一个途径是利用竖型连接符"|"和数组所以操作符"[]"去选择正确的值,例如:
if (BoolCondition) ... { TrueResult} else ... { ElseResult}可以改为
(TrueResult | ElseResult) [(BoolCondition) + 1 ]你可以看到我们创建了一个(TrueResult | ElseResult)的node set,当[(BoolCondition)+1]取得值的时候,以上节点做出选择.BoolCondition的值有可能是0或1(根据真实情况).加1是因为node set中选择最小数值是1,而不是0.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要去设置field3与field2比较,如果field2比field1加10还大的话,则field3中显示field1的值.field3就是我们所讲的默认值,这个表达式是这样的.
(.. / my:field1 | .. / my:field2)[( .. / my:field2 > .. / my:field1 + 10 ) + 1 ]如果利用这个途径去完成的话,则会出现两个安全警告.
1)node set总是返回文档顺序,它不关心圆括号中的内容,比如(field1|field2)==(field2|field1).你也不能改变node set中的顺序,更多关于文档顺序的信息,您可以参见w3.org page on XPaths.
2)在圆括号中,你必须只插入节点,你不能有文本或者其他类型的信息插入,例如(field1|"hello world")这样是不工作的.
第二种方法:利用concat,substring和string-length
如果您想克服这两个告诫提示,你能利用第二种方法完成同样的操作.它是利用concat,substring和string-length.例如,第一个途径中举的例子,我们变化一下
concat(substring(TrueResult, 1 , (BoolCondition) * string - length(TrueResult)),substring(ElseResult, 1 , (not(BoolCondition)) * string - length(ElseResult)))这里的关键是BoolCondition的值有可能是0或1.因此,第一个substring是BoolConditon的任意一种状态,很有可能状态是"不,或者是"是".相反的,第二个substring的值就是 not BoolCondition.因此,TrueResult或者ElseResult任意一种状态都会导致另一个为不同的状态.
让我们来对第一个途径下举的例子用这样的方法重新实现一下
concat( substring(.. / my:field2, 1 , (.. / my:field2 > .. / my:field1 + 10 ) * string - length(.. / my:field2)), substring(.. / my:field1, 1 , (not(.. / my:field2 > .. / my:field1 + 10 )) * string - length(.. / my:field1)))这种方法主要的优势在于,你能利用strings,numbers或者任何其它的类似TrueResult和ElseResult.例如,我们可以将../my:field1和../my:field2分别设置成"Success"和"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