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世界杯刚结束,高考的题目也出来了,大家都在讲规则,规则成了现在热门的话题。其实从学生到程序员的转变何尝不是这样?从普通学生向程序员的转化过程就是一个适应不同规则的过程。你也可以把这种适应规则称之为格式化。
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规则,那时候我是以考试不被毙为中心的。不追求高分是因为我不想把有限的经历浪费到无聊的试题中去,但是又必须让自己的成绩〉=60,否则……大家都知道吧。不可否认,学校教育为我建立了走向软件开发之路的基础,但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它太不适应现在社会中的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了(关于这个话题要说的可就多了)。还好,我的老师对这批学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性的教学。他严格的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指导我们完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让我对软件工程有了比较深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狂背概念然后抄在试卷上。这也使我被格式化的过程变得不是那么的痛苦。那些从小被应试教育打造出来的同学就会很麻烦,他们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高的令人咋舌的分数,但是却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计划过程的能力。
到了公司里,规则变了。公司的中心是盈利,对他来说,使用什么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利用已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然后拿到钱,否则死亡。这里的规则不鼓励你去广泛的采用最新的技术,因为它不稳定;这里的规则要求你的代码规范化,因为这样的代码才符合“工厂标准”,你跑了自然会有人来代替你;这里的规则也同样给我带来了压力,程序开发的过程在项目进度的压力变得不再有乐趣。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主管在项目会上说的话“大家都要加把劲,否则别说工资,我们大家都要走人!”这就像足球场上的中心是进球一样,无论你踢得有多么漂亮多么流畅多么具有观赏性,进不了球一样滚蛋。大家都说德国人机械化的足球太难看,可是他进了四强,你行么?
我们必须努力去适应这个行业,物竞天择,哪个毕业生都一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