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巨头抢滩网格计算第三次因特网信息技术浪潮将在2005年出现2020年将形成一个年产值20万亿美元的产业 |
|
“未来使用IT资源如同使用水电,即取即用”,这是IBM全球服务器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集团行政主管William M. Zeitler近日参加IBM在上海组织的“电子商务服务器和全面存储解决方案大学”论坛大会所说的第一句话。据市场人士分析,William M. Zeitler此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这句话所描述的被喻为因特网第三次浪潮的网格计算。而在此之前,IBM曾宣布了一项4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即在全球建设40家数据中心,并将它们组成一个实验网络,用来研究和发展网格计算。 不仅IBM,其他的IT巨头也纷纷行动了起来,抢滩网格计算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Sun在不久前发布了其企业版网格引擎软件,并与在分布式计算领域中享有极高声誉的开放源代码软件标准组织Globus组建了联盟。日本的NTT Data计划与Intel和SGI在2002年中期联合进行一项为期三个月的网格计算试验,届时将有包括家庭、企业和学术机构的100万台计算机相联,其总处理能力将比现有的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要快五倍。除此之外,较晚涉入网格计算领域的Compaq公司也积极地表示,目前正在全球开发一套网格计算解决方案,以向寻求网格计算系统的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服务支持。 据《Forbes ASAP》预测,网格技术将在2005年达到高峰,并带来因特网的新生。如果网格技术能促使市场按预期的17%年增长率持续成长的话,那么在2020年将会形成一个年产值20万亿美元的大产业。 什么是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是科学家们为解决当今的一些科学难题而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或专用网络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计算资源互连在一起的技术,这些计算资源包括超级计算机、计算机集群、存储系统和可视化系统等,在必要的时候,这项技术还可以有选择地将这些计算资源作为单独的、统一的计算资源来处理。 作为不同计算资源的“经纪人”,网格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智能地分配计算资源这样可以带来两大好处:其一是能够优化现有的计算资源,更快地解决工程和设计问题;其二是能够将应用程序的每个部分调整到最适合它的系统中去,从而以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解决整个问题。 Grid Computing(网格计算)的构想来源于另一专业“Power Grid(电力供应网)”。Power Grid的原意是电力供应商根据用户的需要供应电力,消费者只需支付自己使用的那部分电费。网格计算的基本思想也因此被引申为,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从电网中获取电能一样获取高性能的计算能力。William M. Zeitler坚信,“未来必将会进入这样一个时代”。 由于网格计算环境可以连接广域范围内不同标准的异构“孤岛”,形成庞大的全球性计算体系,是因特网发展的高级形式,因此一经提出,它就受到世界各国和组织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通过互联网设立了许多论坛,营建实验环境,并开展研究项目,它们大多数都可在网上共享,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研究和利用有关资源。 IBM和Sun等商业企业则期望能将这种超级计算能力引入日常办公领域,使公司IT部门能够将本地计算机无法胜任的计算任务,发送到网格计算机系统,以节省系统部署成本。 按照设想,网格计算将经历四个阶段,分别解决容量、数据、高使用性和水电公用事业问题。据了解,网格计算的容量问题已经解决,数据和高使用性也将分别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得以实现。“要想实现IT资源的公用事业化”,William M. Zeit ler认为,我们还需要引入相应的服务提供商。 我国的行业应用对 网格技术需求巨大 网格计算的发展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认为,“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因为网格技术最有可能在近几年形成标准。目前,我国已开展了“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和“先进计算基础设施北京上海试点工程”两个项目,对网格计算进行研究,这两个项目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牵头。中科院计算所正在进行的“织女星计划”(Vega 计划)正是以元数据、构件框架、智能体、网格公共信息协议和网格计算协议为主要突破点对网格计算进行的研究。 普莱特姆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曹仲霖预计,我国的许多行业,如能源、交通、气象、水利、农林、教育、环保等对高性能计算网格即信息网格的需求将非常巨大。 目前来看,网格计算在我国主要可以提供以下服务: ·资源数据 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收集各种地下、地面、大气的资源数据,采用的手段包括地下勘探、地面人工测绘和监测、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但由于目前这些数据零碎地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共享困难,利用率低。将它们放在网格上共享将带来很多好处。 ·高性能计算 计算网格的建立有利于各计算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硬件和软件资源,节约成本。它能在基础研究、汽车、大型水电工程、石油勘探、气象气候、航空、交通、金融、医疗等领域发挥空前的作用。 ·生物信息 生物科学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的生命科学界对网格也有强烈呼声。以北京大学生命学院为龙头的一些生物科研机构已经加入了相关的国际组织,并在网格上分享现代生物信息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 ·环境保护 我国已经建立了若干环境数据收集网和计算机网,但由于没有实现统一的网上共享和管理,使用极不方便。网格建立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可以提供新闻媒体的缓存服务、目录服务、数据挖掘和分类服务等多种新的应用形式。 国际商业应用 标准是成功关键 就像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一样,构建网格计算也需要对标准协议和服务进行定义。目前,包括全球网格论坛、对象管理组织OMG、致力于网络服务与语义WWW研究的W3C,以及Globus.org等标准化团体都开始了筹划工作。 去年7月,OMG、W3C、Grid For um等标准化组织与来自学术、商业领域的人士召开了“软件服务网格研讨会”,以加快全球大网格GGG标准的制定。接着,另一开放源代码网格标准组织——Globus也组织会议研究通过广域网连接的高性能计算的基础设施问题。Globus目前正致力于开发标准的网格架构和其他技术。 迄今为止,网格计算还没有正式的标准,但William M. Zeitler表示,在核心技术上,相关机构与企业已达成共识:由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与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ISI合作开发的Globus Toolkit已成为网格计算事实上的标准,包括IBM、Entropia、微软、康柏、Cray、SGI、Sun、Veridian、富士通、日立、NEC在内的12家计算机和软件厂商已宣布将采用Globus Toolkit。作为一种开放架构和开放标准基础设施,Globus Toolkit提供了构建网格应用所需的很多基本服务,如安全、资源发现、资源管理、数据访问等。目前所有重大的网格项目都是基于Globus Tookit提供的协议与服务建设的。 除了标准以外,安全性和可管理性、IT人才的缺乏也是网格计算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否则它将无法成为企业的商业架构。内部系统环境中一些常常被忽略掉的问题,如安全、认证和可靠性等,在任何分布式环境下都必须得到解决。 据了解目前各企业为大学或公司内部建设的网格都只提供单纯的IT方案,供学术研究或内部使用,而与私有网格联接,以形成计算能力更强大的共享网格,则要冒很大的风险。此外,在客户需要时,相互竞争的网格提供商是否愿意出售彼此多余的资源?网格应用所涉及的大量数据和计算在各组织间是否能安全共享,这也不是当前的Internet和网络基础设施所能做到的。因此在网格计算实现商业应用之前,依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ibbs.8miu.com/read-368.html